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动态 >
天天短讯!董耀会:一座关,一缕情思,一场梦

时间:2023-05-12 17:03:10    来源:长城网

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,我来到黄崖关时,正值春末夏初的一个傍晚,残阳下的黄崖关,矗立在满山郁郁葱葱的树木和色彩斑斓、香气四溢的花丛中。那时的黄崖关,还没有复建,只有一些残垣断壁,在夕阳余照下,诉说着历史的沧桑。

今天,雄伟的黄崖关已经完整地呈现给游人,关城与东西两侧的悬崖峭壁,互为依托,显得是那么巍峨险峻。城墙逶迤高耸,墩台、敌楼和烽火台挺拔摩云,好似一把巨型铁锁,牢牢锁扼在关崖。金色夕阳之下,长城如金饰铜裹,蔚为壮观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黄崖关

黄崖关在天津蓟州区北25公里的崇山峻岭之中,出黄崖关向北是河北兴隆县。发源于兴隆县茅山裕的河水,横切燕山南流,河谷为峰峦林立的燕山山脉上一条重要通道,黄崖关便横座在这条谷地之上,切断了这条沟谷通往燕山南北的道路。

黄崖关是明代蓟镇长城的险要之关,也是天津境内唯一的一座大型关城。关城东侧山崖的岩石多为黄褐色,每当夕阳映照,反照出耀眼的金光,显得金碧辉煌,素有“晚照黄崖”之称,关城因此得名。

夕照黄崖。

黄崖关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。最初建得较为简单。嘉靖二十九年(1550)庚戌之变后,明朝为了强化对北京的防御,就大修长城,黄崖关得以扩建。这以后,长城向两侧延伸,东到马兰关,西和将军关长城相接。

隆庆初年,戚继光任蓟镇总兵,大修蓟镇长城时,这里也修建了大量的空心敌台,现在长城上还留有隆庆四年(1570)修建空心敌台时所立的石碑。

黄崖关6号空心敌台。

万历十五年(1587)砖包了黄崖关关城,万历十九年(1591)又砖包了黄崖关两侧的长城城墙。至此,前后经过180多年,黄崖关的规模才最后定形。

黄崖关城是随山形地势而修建的,总体呈不规则刀把形,城南墙的西半部向南凸出,实测城周890米,南北最长处不足270米,东西最宽处为200多米。为了加强关城的防御能力,关城中间还砌有一道南北向的隔墙,将城分为东西两部分。东城门外还筑有瓮城一座。

黄崖关长城。

黄崖关从东至西依次由瓮城、外城和内城三部分组成。城墙东、西、南三面设通衢城门和城楼,北城墙因防御需要,没开城门,而是在城台上建了一座北极阁,当地人俗称其为关帝庙。

关城南门上,嵌有一方楷书“黄崖关”汉白玉额匾。我们1984年考察长城到这里时,这块石匾还在村中心的井台上,当做人们在井里取水时的垫脚石。南面有一座牌楼,牌楼的匾文阳面为“蓟北雄关”,阴面为“金汤巩固”,北面墙往东延伸到水关。

牌楼。

水关是一座五孔桥式建筑,上面砌有雉堞,下面券筑拱形水洞。水关全长75.5米,通高12.15米,控扼泃河谷地,东连太平寨,西接黄崖关城。上有垛口、射孔,下有铁栅栏,水能够流动,而人马不能跨越。如今这座水关坍毁得只剩北城墙遗址了。

西侧的长城边墙,因地制宜地建筑了砖墙、石墙,以及险山墙、劈山墙等多种形式的城墙。

黄崖关水关。

沿线敌楼、墩台有方形、圆形、砖筑、石砌等多种类型,共有20座。其中距离关北一公里远,迎风站立在孤峰上的凤凰楼,为砖砌、圆形,底径16.1米,高18.3米。凤凰楼分上下两层,顶建砖结构的楼橹铺房,因年久失修,墙垣颓圮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,经天津市政府和各界人士共同集资,又把它给修复起来了。

向东是太平寨长城,太平寨位于黄崖关东南10公里小平安村里,海拔高度400~500米,控扼着黄崖关城东侧的险峻沟谷。这里有个引人注目的方形敌楼,名为“寡妇楼”。

寡妇楼。

相传修长城时,有12位士兵的妻子,丈夫数年不归,她们就结伴到边关寻夫。历尽千辛万苦,寻到长城脚下时,看到的却是墓碑竖在山上,亲人早已为修筑、守戍长城而献身了。这12位坚强的女性,强抑悲痛,决定献出抚恤金,支援修长城,并继承丈夫遗志,参军戍边,以身报国。在长城沿线,有很多类似寡妇楼这样的传说,这是多么美丽而又凄婉的故事啊。

在太平寨长城入口处的瓮城前广场上,树立着与长城有着不解之缘的戚继光石像,像高8米有余,身着戎装,气宇轩昂。

戚继光石像。

黄崖关长城以关城为中心,向泃河两岸延伸,东向至半拉缸山,有悬崖为屏障;西向至王峁顶山,有峭壁为倚靠,全段长城建筑在海拔700多米的山脊上。这一段长城的建筑特点是,台墙有砖有石,敌楼有方有圆,砌垒有空心有实心。关城塞堡、敌台水关,应有尽有,又接山跨河,设计布局十分巧妙。

标签:

读图